導語:元旦過后,作為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顧問的Millie Liu,陪同該實驗室主任、達特茅斯學院機器人實驗室創辦人、美國工程院院士Rus教授訪問了中國的北京、深圳、香港。在中國奔波了一個月剛剛回到美國,就與科技日報記者做了一個交流。
專注于技術投資的“天使投資人”Millie Liu在哈佛大學給學生授課。
與中國創業者尊年長投資人為師不同,美國創業者更愿意與年輕的投資人為伍。Millie Liu說,她和創業者彼此了解,甚至投資談判更多的是在一起打球、跳傘、沖浪、登山中愉快達成。美國的資本圈、創業圈、大學和社會組織等已經形成了一個良性創新生態圈。
美國東西岸、中國南北方,一年往返中國美國七八次,不停地飛。這是一個活躍在美國“雙創”圈的八零后女孩的生活。
從專注于技術投資的天使投資人Millie Liu的工作狀態,或許能對美國的“雙創”窺見一斑。
元旦過后,作為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顧問的Millie Liu,陪同該實驗室主任、達特茅斯學院機器人實驗室創辦人、美國工程院院士Rus教授訪問了中國的北京、深圳、香港。在中國奔波了一個月剛剛回到美國,就與科技日報記者做了一個交流。
信奉科技改變世界
除了專業學習,Millie Liu參加多的是創新創業活動。MIT校園各種創業組織有80多個,學校資助組織的各種創業大賽形式多樣,其中包括久負盛名的MIT$100K創業大賽。這樣的氛圍把創新創業的激情和規劃植入了學生的成長過程。
Millie Liu十七歲到多倫多大學讀本科,兩年半時間修完了數學和金融雙主修4年的學分,之后去了普華永道和某私募基金實習,然后用掙的錢做背包客去認識世界。選擇MIT讀研是因為她相信科技改變世界。
在MIT,除了專業學習,Millie Liu參加多的是創新創業活動。MIT校園各種創業組織有80多個,學校資助組織的各種創業大賽形式多樣,其中包括久負盛名的MIT$100K創業大賽。這一大賽,已經成為美國頂級的年度商業計劃競賽。它不只是評出優秀方案并頒發獎金,而且盡全力讓優秀的書面創業計劃發展成實際運營公司。創業大賽自1990年創辦,每年誕生5—6家企業,很多成長為優秀的高科技公司。
這樣的氛圍把創新創業的激情和規劃植入了學生的成長過程。23歲從MIT畢業后,Millie Liu先在高盛投資的初創企業APT大數據公司工作,轉到專業科技孵化器Techstars之后,又與博士理工男們創業做起了自己的AI公司。
MIT創新創業的精神和成就光耀奪目,由MIT校友創辦經營的公司,年收入總和已經超過2萬億美元,若將其看作一個獨立的經濟體,在全球排名第11位。大家耳熟能詳的通用汽車、惠普、英特爾等500強,還有飛機制造巨頭麥道,半導體巨無霸德州儀器,國際數據網絡的先驅和領導者3COM,全世界大的信息與風險投資公司IDG等一大批業界領先的企業均為MIT的校友所創辦。
“雙創”離不開“天使”
經歷過創業,Millie Liu強烈感到“雙創”離不開“天使”,優秀的天使投資人會讓更多的創新創業者改變世界。而優秀的天使投資人不僅僅是能給予錢,更重要的是帶著資源伴著創業者起飛,她,選擇做了“天使”。
據統計,美國有約75.6萬天使投資人,天使投資資金總量與風險投資的資金總量幾乎相等,但是天使投資的創業公司數量則是風險投資的創業公司數量的10倍以上。
經歷過創業,Millie Liu強烈感到“雙創”離不開“天使”,優秀的天使投資人會讓更多的創新創業者改變世界。他們不僅僅是能給予錢,更重要的是帶著資源伴著創業者起飛,她,選擇做了“天使”。
Millie Liu說,中國投資人更多的是投模式創新,不需要懂技術,但要懂消費者行為,對社會和人認識清楚的往往是贏家。而美國的投資人熱衷投技術創新,需要專業的知識判斷技術,很多投資人在一些專業領域就是專家。
在美國優秀的創業者并不差錢,有的再次創業者手握賣掉上一個項目的美金,很多時候是他們在挑選投資人。創業者喜歡懂他們的技術,認同他們的理念,又有資源的投資人。Millie Liu說:“很多技術牛人沉醉于自己的炫酷技術的奇思妙想時,你若能跟上他的神邏輯,懂他的顛覆思維,從他的眼神就能看出你是他的‘天使’了。”
所以,已站在哈佛、MIT講臺授課的她,從不間斷前沿科技的學習,也會參加學術會議學習,飛機是她靜心的學習場所。當互聯網之父蒂姆·伯納斯·李參與的項目接受了她所在基金的投資時,她異常激動,這是她作為天使投資人投出的筆。
作為校友,Millie Liu著力于MIT在中國地區的發展,多次陪學校領導在中國訪問,牽頭或參與了多個中國及香港地區對MIT的科研捐贈,促成科研合作。而創業者也非常看重她的中國背景,以及基金的LP(出資人)資源。在中國她時常幫所投創業者安排客戶,拓展市場,洽談收購。而在美國她會幫助創業者做商業方案,介紹早期客戶,還會幫項目從MIT、哈佛技術大牛圈子里挖人。
從日常技術圈子里跳出來
她是世界經濟論壇組織的全球杰出青年之一,她還是MIT$100K創業比賽評委、MIT CHIEF中國創新創業論壇導師等。她說,跟這些有一定影響力的年輕人在一起,使自己可以從日常的技術圈子里跳出來,以更廣闊的視角了解這個世界,對創新創業的路線相對會看得更遠更準。
與中國創業者尊年長投資人為師不同,美國創業者更愿意與年輕的投資人為伍。Millie Liu說,她和創業者彼此了解,甚至投資談判更多的是在一起打球、跳傘、沖浪、登山中愉快達成。
Millie Liu介紹,他們基金的管理人都是MIT、哈佛畢業,又都曾經創業,是創業圈的人,所以優秀項目就在身邊,不用到處去找。在已投項目的創始人中60%以上是MIT和哈佛的校友,100%是工程技術背景出身……所以基金聘請的技術顧問包括了MIT、哈佛、卡耐基梅隆等大學的教授。她每月組織創業者晚宴,聚集了波士頓地區許多技術創始人。一群理工男端著紅酒談技術,有時爭辯得面紅耳赤。
Millie Liu是世界經濟論壇組織的全球杰出青年之一,她說,跟這些有一定影響力的年輕人在一起,使自己可以從日常的技術圈子里跳出來,以更廣闊的視角了解這個世界,對創新創業的路線相對會看得更遠更準。
她還有MIT$100K創業比賽評委、MIT CHIEF中國創新創業論壇導師等一系列頭銜。她說,花很多時間做這些事不只是為了圈子,而是因為自己創業時得到過前輩的指導,自己也愿意幫助更多后來者。美國的資本圈、創業圈、大學和社會組織等已經形成了一個良性創新生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