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(記者寇國瑩通訊員趙青鋒)日前,定州市推出十大舉措推進科技創新,全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。
加大科技研發投入。優化財政投入方式,針對不同計劃類型項目分別采用競爭性分配、穩定支持、后補助、間接投入等支持方式。爭取上級各類資金,撬動金融資本、社會資本投向科技研發、成果轉化。
以科技創新推動鄉村振興。重點支持智慧農機、農產品精深加工、農業物聯網、農產品電子商務、生物肥料、生物農獸藥、生物飼料等關鍵技術研發,重點培育涉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。
引領實體經濟創新發展。啟動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工作,今年計劃實施技術改造項目30個,培育省級研發機構20家、綠色工廠1家、數字化車間2個、科技型中小企業80家、管理創新示范企業2家、眾創空間和星創天地2家、工業和信息化標準化示范中小企業20家,新增軍民融合企業5家,專利申請量超過900件。
提升創新能力。通過分類指導、梯次培育、差異扶持、增量提質,推動更多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。建設市級研發平臺、企業內部研發機構,支持企業自主或產學研用合作建設工程實驗室、工程研究中心、重點實驗室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。
打通成果轉化落地環節。建設省級以上技術轉移服務機構,發揮京津冀技術轉移協同創新聯盟作用,推動先進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。
推進軍民融合。重點做到技術融合、人才融合、產業融合、平臺融合和“雙創”文化融合,發揮軍民融合對科技創新的推動作用,不斷提升軍民融合雙向轉化能力。
推動動能轉換。提升優勢傳統產業智能化、綠色化、服務化水平,一業一策制定轉型升級路線圖,引導企業加快提升創新能力和產品質量水平;圍繞發展智能制造,推廣“互聯網+先進制造業”模式,推動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,打造一批開放創新平臺,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。
弘揚“雙創”文化。辦好“雙創”活動周、科技活動周、專利周、創新創業大賽等品牌活動,加大對創新文化、創新政策、創新人才、創新主體、創新成果的宣傳力度,弘揚創新精神和工匠精神。
推動科技降霾。引導企業依靠科技創新節能減排降霾,發揮科技的支撐作用,走依靠科技降霾之路。
大力開展“雙創雙服”活動。以培育市場主體和創新創業平臺為重點提升“雙創”支撐力,完善“眾創空間—孵化器—加速器—科技園區”全鏈條科技企業孵化育成體系,把該市打造成創新藍海、創業沃土、創客樂園。